引言:

在跟寶媽溝通中經常會聽到:不知道是脾胃虛弱,也不懂就一直沒有理會,還是正常給孩子吃喝就導致積食了。還有的寶媽說,非常焦慮,哪怕是孩子大便不好都在想是不是脾胃虛弱。

其實這些都源于我們對脾胃也就是消化吸收的認識不完全。

今天將給大家分享一下:到底什么是脾胃,什么情況下代表孩子脾胃虛弱,消化吸收不好。

1、脾胃到底指的是什么?

實際上,中醫的脾跟西醫的脾不是一回事。

西醫的脾是免疫系統的一個器官

參與生產淋巴細胞,西醫的脾切除沒問題:

人如果車禍導致脾破裂,脾直接切掉,沒事,活得好好的。

中醫的脾它還包括吸收食物中的營養,還負責生血,還負責統血,還負責統水等等。

其中,一個重要的職責: 負責消化和吸收食物。

2、什么是營養?

營養是指人體從外界攝取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和代謝,利用食物中對身體有益的物質來維持生命活動、促進生長發育、修復組織和維持健康狀態的過程。

所以并不是吃進去的食物都能轉化為營養,只有充分消化吸收的才可以。

由此可見脾胃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有哪些表現代表孩子脾胃是虛弱的,消化吸收能力是不夠的呢?

可以簡單地從這幾個方面的表現來判斷:

1、便便異常

大便里食物原型多,或者經常便秘,羊屎蛋狀,腹瀉,很臭等,都說明消化吸收不大好;

2、有口氣

口氣酸臭,說明胃里有積食,食物異常發酵,消化能力跟不上了;

3、食欲不振、精神不振易乏力疲勞

孩子對食物失去興趣,不愛吃飯或吃得很少。

脾主肌肉,孩子還容易疲勞,精神差,有的內熱的孩子會相反,容易發脾氣哭鬧。

4、睡眠差

中醫認為“胃不和臥不安”,在孩子身上特別明顯,如果孩子突然睡不安穩,翻來覆去,說夢話磨牙等,那就很可能是腸胃有狀況了;

5、舌苔白厚

家長可以簡單觀察孩子舌苔,如果厚膩、白,那也可能是積食的表現,消化差的孩子,就很容易積食;

6、發育慢

消化差的孩子,食欲通常也都不好,吃的少,還消化吸收差,身體得不到營養供給,肯定沒法發育,總體就會表現為發育瘦小。

7、抵抗力差

脾胃與免疫息息相關,脾胃弱孩子免疫就容易低,非常容易發燒、感冒、受涼、過敏咳嗽鼻炎等等,經常會陷入反復吃藥然后又容易脾胃虛弱的惡性循環中。

8、嘴唇無光澤

觀察一下孩子的嘴唇是否有無澤,如孩子的嘴唇無光澤且淡白,會導致五臟六腑血液不流暢,嘴唇無血色淡白,發干,起皮,如果孩子的脾運化好,那么口唇就會紅潤且有光澤感。

9、臉色焦黃

脾胃差孩子臉色會有焦黃感,孩子臉色還會伴隨暗淡,無光澤,這是典型脾胃虛弱的體現,就算孩子的皮膚黑黃,但緊致,明亮,潤澤才是脾胃健康的表現。

寶媽們可以結合這些表現來綜合判斷,千萬不要出現某一項就推斷是脾胃虛弱,更不要忽視孩子脾虛的表現,錯過調理脾胃的最佳時期。

寫在最后:

給孩子吃真正適合孩子脾胃運化能力的食物,不要覺得是好的東西,就可勁給孩子吃,而不考慮孩子是否能消化吸收的了。我們這一代小時候包括父輩母輩營養不良是常見,但是很少有積食。但是現在娃基本上多多少少都會有積食。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功課,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努力養好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