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兒早戀,我打斷了她的尾椎骨……”早戀到底怎么管?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作者 | 主創團·筱恬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視頻。
重慶有一對新人,邀請了他們以前的初中班主任做證婚人。
原來,兩人是初中同學,曾經早戀卻被班主任拆散。但他們后來還是成功躲過了老師的明槍和家長的暗箭,最終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婚禮現場,當年“棒打鴛鴦”的班主任幽默自嘲、金句頻出:
“我拆CP的手段很高明,他倆就是我拆的眾多CP當中的一對。”
“曾經滄海難為水,我認為他們兩個不可能的。但十幾年后我才發現,他們是真正的‘除卻巫山不是云’。”
“他們用幸福狠狠地打了我的臉。今天在現場,我感覺自己快要被打暈了,不過我寧愿這種幸福的耳光來得更猛烈些。”
……
這個視頻被發布到網上,隨即逗樂了很多網友。有一條高贊留言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鳴:
“從校服到婚紗,證婚人是曾經拆散他們的班主任,也是一種浪漫了!”
當然,盡管萌芽于校園的愛情長跑令人羨慕,但一說到早戀,家長們可就不淡定了。很多父母會把它視為洪水猛獸,旗幟鮮明地堅決反對。
那么,要是你的孩子早戀了,你會怎么做呢?
不禁想到某論壇上的一個熱帖——《早上老公把女兒打進醫院!骨折!》。
得知14歲的女兒早戀后,這對父母用了很多辦法去制止。
談話、規勸、講道理、沒收手機、禁足……可無論哪種方式,始終無濟于事,孩子依舊我行我素,公然和父母對著干。
到后來,女兒成績直線下降,卻還在偷偷和男孩約會,甚至學會了撒謊。父母為此著急不已,卻束手無策。
直到有一次,女兒和那個男孩去酒店開房,徹夜不歸。得知消息后父母震驚不已,父親更是勃然大怒,狠狠打了女兒一記耳光。
沒想到,處在叛逆期的女兒也爆發了。她歇斯底里狂摔東西,還把書一本一本朝著大人臉上砸去。
這下子,父親情緒徹底失控。他抄起家里的冰球桿,朝著女兒的后背死命打了下去。
最終,女孩被打成尾椎骨骨折,并留下了后遺癥。而迫于父親的淫威,她也黯然同意了與男孩分手的要求并轉學。
這個帖子最后寫到:“可能你們說得對,打一頓能解決很多問題。”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成長路上少走歪路,家長真是操碎了心。
就拿早戀來說。孩子到了青春期,在荷爾蒙的作用下,開始對異性產生好感。但這在很多父母看來,卻是危險的信號——考學的關鍵階段,萬一談戀愛,不耽誤學習嗎?孩子一旦玩物喪志,一輩子就毀了。
于是,早戀不被允許、不被祝福,大人們想法設法去詆毀它、甚至不問青紅皂白,就簡單粗暴地去破壞它。
電視劇《小歡喜》中,為了安慰哭泣的喬英子,男生方一凡暖心地擁抱了她。
這一幕恰巧被他倆的媽媽看到,結果大人們如臨大敵,組團質問他倆是否在早戀。
面對父母的高壓逼供,兩個孩子氣憤不已,干脆破罐子破摔,賭氣承認了戀愛。
事實上,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逆反而倔強,父母任何一點出格的舉動都可能引爆他們。硬碰硬的措施,最終只會把他們越推越遠。
就拿前文的例子來說。打一頓真的就解決問題了嗎?表面上看,女兒放棄了這段感情,父母達成了目標,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但實際上,身體上的傷口可以恢復,心里的傷口卻永遠也愈合不了。這件事注定會成為女孩一輩子的心傷。
有句話說得好:“感情宜疏不宜堵。”面對孩子早戀,一味阻止,效果往往只能適得其反。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中學生戀愛是一個現實無法回避的教育問題,用不著抱什么神秘態度。
中學生中出現早戀并不是一件卑鄙無恥的事,它只是說明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又向成熟邁進了一步。”
面對那個情竇初開的孩子,我們家長的做法,決定了孩子對待感情的態度。
一教育專家曾提到,發現孩子早戀時,父母學會因勢利導很重要。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 用寫信的方式與孩子聊感情
用心為孩子寫上一封充滿關愛的信,真誠坦率地祝賀孩子有了心儀的對象,但同時也提醒他(她),愛不是簡單的喜歡,而是跟責任、法律與經濟有關。
這種傳統的方式,有利于孩子沉下心來,認真去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愛。
2. 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婚戀觀
在教育專家看來,在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家長便需要有意識地與孩子多交流擇偶方面的問題。
具體來說,如果是女孩,那么就應該由媽媽來聊聊曾經的“八卦史”。比如:
當初是怎么看上你爸爸的?
男性身上重要的品質是哪些?
你爸爸的優缺點分別是哪些?
……
而如果是男孩,那么就是由爸爸出馬來告訴兒子:
女性最重要的品質是什么?
當初為什么看上你媽媽?
她有哪些閃光點?
……
放下高高在上的權威,成為孩子的閨蜜或哥們,我們才能真正走進孩子心里面,引導他們學會正確識別異性,從而對戀愛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認識,并樹立起正確的婚戀觀。
3. 尊重信任的基礎上,正向引導
不久前,一段高校老師在課堂上講述愛情觀的視頻走紅網絡,獲得了超過300萬網友的點贊。
這位老師說:
“喜歡一只蝴蝶,不要去追它。你應該去種花、種草,等到春暖花開,蝴蝶自然會飛回來。”
確實。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要想擁有一段美好而長久的感情,前提就是自己不斷進步、保持優秀。
因此,家長不妨與孩子約法三章,在與異性交往時哪些行為不能做;并鼓勵他們把內心的愛慕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這種正向引導,也會激勵孩子發奮圖強。
那么,為什么有些孩子更容易早戀呢?
教育專家同時指出,除了受青春期激素分泌、同學之類互相影響以外,一個很重要的誘因便是——家中某一性別的缺失。
比如,缺乏父母陪伴、隱形爸爸、喪偶式育兒……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孩子的愛與安全感都是匱乏的,因此他們只能早早向他人尋求感情。
相反的,一個始終被愛縈繞長大的孩子,內心是富足的、靈魂是獨立的,因此他們挑選伴侶無疑會更加篤定而不迫。
可見,要想順利解決孩子的早戀難題,來自父母的愛、信任與接納,才是最有效的療愈手段。
事實上,不光是早戀,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諸多問題,比如親子溝通難、青春期叛逆、脾氣大等,解決之道也都是有章可循的。
這需要家長用心,更考驗智慧。
| 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ID:),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 聲明:以上圖文,意在交流學習,普及知識,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這里是家庭教育與自我提升的補給站
美好家庭的打造地
萬千爸媽學習、思考、放松的后花園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