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可能只是乖乖聽你說,現(xiàn)在主動指給你看,意思就是“媽媽你看!那個亮亮的東西!”這是娃第一次主動跟你“互動聊天”呢。

2??記住這個東西了

你天天說“燈燈”,他不光看著燈,還把“燈”這個詞和發(fā)光的東西對上了號。就算燈關了,他也知道“燈”是個啥,腦子里已經(jīng)有這個概念了。

3??要說話的前奏

那些“啊啊咿咿”的聲音,聽著模糊,其實是娃在練嗓子呢。就像學唱歌前先哼調子,這是他在為說“燈燈”“媽媽”攢勁兒呢。

為啥娃學這么快?

才教了幾天,璟寶就有反應了,這可不是巧合。一歲的寶寶,腦子里藏著三個“超能力”:

1??腦子長得快

這會兒娃的小腦袋里,神經(jīng)細胞天天在搭“連接線”,你一說“燈燈”他就看燈,相當于幫他把“聲音”和“東西”牢牢連在一起,學東西特別快。

2??就愛跟著學

你指燈的樣子、說“燈燈”的聲音,他都記在心里了。你一夸他“對啦這是燈燈”,他就更起勁,覺得“原來這么玩有意思”。

3??對新鮮玩意兒好奇

燈一亮一滅、空調上的小黃燈,這些會發(fā)光、有變化的東西,天生就吸引寶寶。借著他感興趣的東西教,當然學得快。

想讓娃多學詞?就這么辦!

不用特意準備啥課本,平常帶娃的時候順嘴說說,效果最好:

1. 他指啥,你就說啥

別總想著“今天該教他說‘蘋果’了”,他看啥就說啥最管用。比如他盯著玩具車,你就說“車車,嘀嘀嘀開過去啦”;抓著餅干啃,就說“餅干香香,寶寶嚼一嚼”。他感興趣的東西,記起來才快呢。

2. 說詞的時候,多加點細節(jié)

光說“杯子”沒意思,你可以說“寶寶的小杯子,圓圓的,用來喝水水哦”。把樣子、用處都帶上,娃不光記住“杯子”,還知道這玩意兒是干嘛的。看見小狗也一樣,除了“狗狗”,再加一句“狗狗在跑,汪汪叫”,他就更明白“狗狗”是啥了。

3. 玩著玩著就學會了

別搞得像上課似的,邊玩邊教最輕松:

找找看游戲:抱著他在家轉,問“燈燈在哪里呀?”“空調上的小黃燈呢?”他指對了就鼓掌,跟玩闖關游戲似的,娃肯定開心。

邊做動作邊說:說“吃飯飯”的時候張張嘴,說“抱抱”的時候伸開手,他看你做動作,就更明白這話啥意思。

讓他選東西:拿個蘋果和香蕉,問“璟寶要蘋果還是香蕉呀?”他看哪個就說哪個,比如“哦,要香蕉呀,黃黃的香蕉”,既練了詞,又讓他覺得“我做主啦”。

4. 他“啊啊”叫,你就接話

寶寶指著燈“啊啊”叫的時候,別只說“對”,可以多聊兩句:“哦,璟寶看到燈燈啦?燈燈亮亮的,晚上開了就不黑了對不對?”你把他沒說出來的話接上,他就知道“原來我叫一聲,媽媽會跟我聊這么多”,慢慢就更愛“說”了。

其實教娃學詞,不用想太復雜。喂飯時說句“米飯香香”,洗澡時說聲“水嘩嘩”,這些平常話里藏著最好的“教材”。寶寶的小手指指這個、點點那個,你順著他的意思多聊幾句,說不定哪天,他就突然冒出一句“燈燈”,給你個大驚喜呢!

那些被你說過名字的杯子、小狗、小花,都會變成娃認識世界的小路標。而你彎著腰,笑著聽他“咿咿呀呀”的樣子,就是最好的早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