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知識:如何糾正幼兒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習慣
文章來
源蓮山課件ww
w.5YkJ.cOm
我們總能發現班內個別幼兒有吃手指的現象,不停地
提醒他們,有時還訓斥他們。可他們依然在吃手指,有的幼
兒還咬指甲,咬得手指很難看,指甲很少。如何糾正幼兒吃
手指、咬指甲的不良習慣呢?
一、吃手指、咬指甲的根源
吮吸是人類最初的一個本能的行為,當嬰兒出生后,
當嘴唇接觸母親的乳頭時就會本能進行吸吮,而在吮吸母親
奶頭的過程中,嬰兒得到了心理和生理上的滿足感,即可以
滿足他機體的需求;同時也滿足了心理上的滿足。在整個嬰
兒時期,嬰兒吸吮自己的手指很常見,一般持續到兩三歲后
會逐漸減少乃至消失。其間,嬰兒會因饑餓而吸吮手指,以
期得到如吸吮母親乳頭般的滿足;會因寂寞無聊、焦慮不安、
身體疼痛等吸吮手指,以期自慰、減輕焦慮、轉移注意力等。
如果偶然出現這些行為或持續時間不長,應該是一種嬰幼兒
的正常表現。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及與外界接觸的增多,這
一不良嗜好大多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消除。不過,若饑餓、疾
病、孤獨、缺乏玩具等不良情境反復出現經常存在,則吸吮
手指的行為就可能轉化成咬指甲。并形成一種癖好,以致難
以革除。成為一種較具頑固性的不良習慣。這一不良習慣形
成的相關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父母無法及時滿足幼兒愛的需求。繁忙的工作令年
輕的父母們無暇顧及幼兒,對幼兒關懷照顧不夠。幼兒愛的
需求得不到滿足,特別是缺少母愛。
2、獨生子女缺少同齡伙伴。“小太陽”
家庭模式下,幼兒在進入幼兒園之前和放學回家之后,常常
是一個人在家里獨自玩耍,內心孤獨、寂寞、乏味,以吸吮
手指、咬指甲來排遣寂寞和孤獨是最簡捷的方法,久而久之
便成為習慣。
3、相對封閉的生活空間。家庭中同齡人的缺乏既有益
養成幼兒的獨立性格但同時也極易造成孤僻,以自我為中心
的毛病。不會也不可能考慮他人的感受,不懂的溝通,交流。
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困難只有逃避或自虐。而咬指甲就成為
一種逃避的方式。
4、緊張焦慮情緒也是一個成因,如受到父母的責罵或
懲罰等。有些家庭中,父母當著幼兒的面發生爭吵甚至家庭
暴力,這些具有一定暴力性質的事情超乎了幼兒的心理承受
能力,從而另幼兒產生恐懼感。這種恐懼感會讓幼兒無所適
從,而采取逃避的方式,進行吃手指、咬指甲來緩解心中的
緊張情緒。
5、回避困難、問題。幼兒的各種能力還處于一個初創
并不斷健全的關鍵期,當幼兒遇到自己無能為力事情或者自
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又不能夠及時從監護人那里得到必要的
支持,幫助心理壓力無法緩解時就只有用咬指甲,吃手指來
轉移注意力,逃避面臨的一切,成為不作為的擋箭牌。
二、如何幫助幼兒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習慣
1、發揮幼兒的能動性。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衛生觀念,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衛生觀念,知
道什么是好的衛生習慣,什么是不好的衛生習慣,讓幼兒明
白吃手指、咬指甲是一個不衛生的習慣,自己能夠積極主動
地改掉這個不良的習慣。
2、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作用。創造一個祥和、溫馨的
家庭環境,滿足幼兒足夠的愛的需求。溫馨幸福的家庭會給
幼兒一種安全感、滿足感,從而讓幼兒遠離焦慮、遠離恐懼,
良好的習性會讓幼兒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習慣。
三、具體措施
1、我們針對這一現象將開展一系列的分年齡段的教育
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吃手指、咬手指的嚴重后果,如小班組
織活動《手指好吃嗎?》,中班組織活動《指甲長長了》和
大班組織活動《長指甲,我不要》。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