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答疑:孩子為什么喜歡咬指甲?家長如何糾正?
岳明途:國際早教協會認證感統講師、河南卡貝迪感統教育機構,動漫火車兒童感統訓練中心總裁
家長提問:
我女兒都快四歲了,可她總是愛咬指甲,尤其是大拇指和食指,而且從來不讓我給她剪指甲。不過,不用我剪,她的指甲也一直都是禿的。她奶奶說這是遺傳,因為她叔叔小時候也有這個習慣。但是我聽人說孩子愛吃手指、愛咬指甲跟缺鐵、缺鈣或缺其他微量元素有關,而且我總感覺這是心理問題,因為她在幼兒園里屬于特別不愛說話的那種,特別壓抑內向,有什么要求也不敢向老師提,幼兒園的活動更不喜歡參加。岳老師你說她這到底是咋回事兒,我是應該帶她到醫院做檢查,還是帶她去看心理醫生?
專家解答:
首先,孩子愛咬指甲,原因有很多,你懷疑的情況確實都有可能,所以,帶孩子做一個全面的檢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確定孩子確實缺少了某種微量元素,一定要聽從醫生建議盡快將其補上來。如果排除生理原因,或微量元素補上來之后,孩子愛咬指甲的毛病依然得不到改善,就要考慮是不是出現了其他問題。
比如,在感統理論當中,有一種叫做觸覺敏感的感統失調問題,出現這一行為心理學障礙的孩子,膽小、內向、敏感、焦慮,情緒不容易控制,并同時會伴有偏食、挑食、喜歡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行為。那么,孩子為什么會出現觸覺敏感的感統失調,如果確定孩子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家長又該怎么應對呢?
事實上,觸覺敏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剖腹生產,未經產道擠壓,導致皮膚、器官觸覺刺激不足,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兄長愛撫,或被父母家人保護過度,未能參加足夠的戶外活動,玩水玩水經歷少等。至于咬指甲這樣的口腔敏感行為,則是由于孩子小時候在口腔敏感期內沒有獲得足夠的口腔刺激,比如,受到人工喂養、吃太多的流食、兩歲之前的吃手、咬東西的行為被家長制止等。
所以,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父母應該在保證衛生的前提下,耐住性子,將吃手咬指甲、品嘗玩具的權利還給孩子,讓孩子順利度過口腔敏感期。當然,如果孩子咬指甲咬得太厲害的話,家長也可以適當的阻止,比如,鼓勵引導孩子多多參加戶外娛樂活動和鍛煉,轉移注意力,告知孩子咬指甲對他自身的傷害,發現孩子有不開心或壓力過大的情緒問題時,及時開導疏解等。
需要指出的是,咬指甲的壞毛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掉的,家長千萬不能太過心浮氣躁,著急上火,一定要耐心堅持,給自己信心,也給孩子信心。相信在你的監督和孩子的自我監督下,孩子一定能戒掉咬指甲的壞癖好。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