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是如何用營銷號賺錢的,一天能有幾千收益?
報歉微信營銷變現,有點標題黨,但內容是真實的,只是想讓大家關注一下版權問題而已,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下去。(我沒有加入創作激勵計劃,本篇文章0收益)
昨天看到了一個叫“拾美王老師”的號盜取了“一栗莎子”的視頻,而且還上熱門了,“一栗莎子”在動態上已經警告過了,但“拾美王老師”仍舊在盜用視頻,還義正言辭的說自己是她粉絲。這讓我想起了去年我在公司運營營銷號的日子。(首先聲明,我不是“一栗莎子”的粉絲,我就剛剛才點了關注的)
我去年到今年一月份是在一家公司做自媒體的,大部分也是做營銷號,營銷號是什么呢?其實我也無法去定義,就我們做的營銷號來講主要有幾點:1.盜取他人的文章與視頻標為原創,獲取流量收益。2.用別人的文章或視頻進行部分修改,標為原創獲取收益,也就是“洗稿”。3.寫一些沒有營養的屎尿屁的文章用標題黨吸引流量,獲取收益。
我那時候主要寫的內容是《權力的游戲》與《西部世界》,也都是自己寫的,雖然有時候寫得很水,但沒有抄襲與盜用。
營銷號到底有多賺錢呢?我們發布的平臺大概有百度、今日頭條、騰訊企鵝號、UC大魚號、趣頭條、一點號、微信公眾號,有的時候一篇文章或一個視頻真的就有幾千塊錢甚至上萬塊錢的收益。而我們整個公司的自媒體部門幾十個人,每人每天10~15篇文章,搬運視頻的能搬更多,平均每天一人至少有一篇10w+的文章,所以公司靠營銷號收益是極其高的,以下就是一些之前公司的收益截圖。
后來我為什么離職不做了呢?其實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公司不滿意我的收益,因為我寫原創文章就算再水也是沒有大部分人搬運抄襲快的,每天我完成不了15篇文章,相對也只有中上等水平的收益。我工資上不來,有時也會受到同事領導的冷嘲熱諷,所以想辭職。
還有就是因為一件事情,有一天一個同事用了一個號連續抄襲一個原創作者的文章,在百度上,而且爆了兩篇100w+的文章,他的那個號1w單價大概是20多塊錢,可想而知收益有多高。
但是他被原創作者舉報了,剛好那個原創作者一篇被抄襲的文章撤回重發過,那時候百家號撤回重發在系統上是視為新的文章的,所以時間對比上同事抄襲的反而比他早。為了成功維權獲取收益微信營銷變現,同事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就是我們整個部門都用自己的號去投訴原創作者,而大家都默認了,最后的結局就是我們維權成功了,原創作者被視為抄襲。
這時候我就覺得同事大部分都是病態的,包括我,于是隔天我就去填寫離職申請了,今年就做了無業游民,一直到現在。(別認為這是個假的故事,我就親眼目睹人在金錢利益面前是很病態的,包括當時的我也是默認的)
“拾美王老師”這個帳號很明顯就是一個營銷號,騙創作激勵的,這個帳號才剛發幾個沒人看的視頻就有幾千個粉絲,合理嗎?所以粉絲肯定是買來的,當初我在公司的時候見過這種事太多了微信營銷變現,買幾千粉絲是很簡單的事。
我其實也不想說太多,只是覺得沒有得到原創作者許可下盜取他人成果就是一種不要臉、病態的行為。
我雖然有時候也會被誤認為是營銷號,寫的文章不好或有些標題黨被批評,但至少內容上我是表達了自己真實的思想與看法的,偶爾也會引用一些大佬的東西。但是不會去盜取他人的東西,至少我是原創的。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