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店竟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嘴巴尖尖,身子長長,身上還有斑紋,這個魚看起來很特別。”家住江北區的侯先生是觀賞魚愛好者,前兩天來到望海花市附近的水族館買觀賞魚時,竟發現了稱為世界**兇猛淡水魚之一的雀鱔。
**甲
它叫劍魚
侯先生回憶,他是在一家名為容君水族的觀賞魚店看到雀鱔的,身子長長、嘴巴尖尖、身上還有像鱔魚一樣的斑點,“我網上了解過,雀鱔十分兇猛。”
他向**求證魚的品種,**卻告知,這只是外形和雀鱔相像的一種魚,但說不清楚品名。
“我肯定這就是雀鱔。”侯先生回家后,特地在網上進行比對,“這種外來物種會對本地魚類造成嚴重的傷害。”他很著急地告訴記者。
昨日上午,重慶晚報記者來到容君水族。進門靠右手邊的一個大水箱里,大約有十幾條這樣的魚,身長約20厘米十大淡水觀賞魚,長嘴約占去身體的三分之一,身上遍布斑紋。
“**,這是什么魚哦?”
女**支支吾吾半天才回答,“這是劍魚。”她說這種魚不吃肉,只喂飼料,“這不是雀鱔,只是外形和雀鱔相似罷了。”
**乙
它叫長嘴鱷
記者在另外兩家水族館也發現了同樣的魚。這兩家的**回答很直接,“這個是長嘴鱷,喂小魚小蝦,也可以喂飼料。”
通過網絡查詢,重慶晚報記者了解到長嘴鱷就是雀鱔,但**們似乎對雀鱔這個名字十分陌生,更不了解它的危害性。
在其中一家水族館,兩條長約30厘米的雀鱔,每條售價80元。**告知,這魚是從廣州進回來的,根據外形大小,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容易養,對水質要求不高,幾天不喂也不會輕易餓死。”**指著水箱里游得慢吞吞的魚說,一些養了四五年的長嘴鱷可以賣四五千元。
一對情侶討價還價,以60元的價格買走一條。**說,如果不想養了,還可以煮來吃。
漁政人員
它是雀鱔
記者聯系上江北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員,他們到現場查看后,確定這就是雀鱔。
工作人員史水利證實,雀鱔是世界**兇猛淡水魚之一,是一種有活化石之稱的古老魚種,如果出現在公共水域,十分危險,極有可能危害本地漁業資源,造成物種侵害,但目前還沒有禁止出售雀鱔的法律法規。他提醒市民,雀鱔的卵有劇毒,一旦誤食可能致命。
史水利說,一些市民將外來物種當成觀賞魚買回家,養一段時間后不想養了,可能會拿到長江或者嘉陵江放生,“我們就曾在嘉陵江和長江水域發現過鱷龜和食人鯧等外來物種。”
目前,我市還沒發現外來物種對本地水域造成太大的直接危害。史水利提醒,市民發現有外來物種時,千萬不要放生到江河中。
觀賞魚里還潛伏哪些“兇手”
看起來溫順可愛的魚兒,搖身一變就會成為破壞水域生態平衡的“兇手”。昨日,記者咨詢了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李云教授十大淡水觀賞魚,分析了幾種觀賞魚市場常見的外來水生物種。
雀鱔原產于北美洲,是世界**兇猛淡水魚之一,帶有劇毒,肉食性,屬于中國禁絕的外來物種。雀鱔體長最長可達3米,生性兇猛,生存能力強,以肉食為主,極有可能對本地魚類造成毀滅性的危害。
弓鰭魚原產于北美東部的河流湖泊,身體稍側扁,體被有圓鱗,尾部靠背處有一大黑斑。體長可達1米,性兇猛,肉食性,主要以水中生物和蛙類為食,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可對本地魚類造成毀滅性危害。
清道夫原產于南美洲,又名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幾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除了吃青苔等藻類十大淡水觀賞魚,還經常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能大量吞食魚苗。由于是外來物種,沒有天敵,如在本地水域大量繁殖,會威脅本地魚類的生存。
食人鯧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又稱水虎魚。體呈卵圓形,側扁,體呈灰綠色,背部為墨綠色,腹部為鮮紅色。兩顎短而有力,一口可咬下16立方毫米的肉。性兇猛,帶有攻擊性,如進入本地水域,將使得本地魚類種群數下降。
鱷龜原產于北美洲美國東南部,長相酷似鱷魚,集龜和鱷魚于一體,故稱鱷龜。頭部較粗大,不能完全縮入殼內,食性廣而雜,由于鱷龜愛吃魚、肉,有攻擊性,一旦進入本地水域,會造成本地魚群數量下降。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