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判斷母魚下崽兒的時間,用什么辦法可以避免魚苗被大魚吃掉呢
很多人養熱帶魚大都有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就是母魚什么時候生產無法確定,不管你是養孔雀還是瑪麗皮球的,雖然看著你覺得要下了,但你撈到繁殖缸以后它卻一直不下,在繁殖盒里呢你還老擔心小缸水質不好母魚生病,這前前后后的問題總是讓繁殖熱帶魚不是那么順利。
我無意中看到我魚缸竹節草里面有一群小魚苗,具體下了多少天不知道,因為一直沒有去注意。
今天無意間看到了,這也讓我想起了魚在開放的河流里為什么能繁衍生息,那里有大量的水草樹根各種各樣適合大魚小魚蝦米躲藏的地方,只要有更多躲藏的地方 小魚就可以成活 并且成長了起來。
我缸里的月光魚下太多崽子了,剛開始還撈出來喂 后來我就懶得管了,結果那些沒撈出來的除了長得慢點,靈活性可是比撈出來的機靈,而且生存能力強,不用擔心魚下崽被吃掉。
看著魚缸里大魚小魚一起游來游去,觀賞魚嘛 ,從小觀賞到大才是一種真正的觀賞,大魚發色漂亮,小魚逐漸成長。
不知道魚友們是不是和我一樣,我就特別喜歡看水草缸里的魚, 一群半大不大的小魚苗游來游去,那是一種生命蛻變的美,就像我們人從爬著走,到能跑跑跳跳, 所以在魚缸里種上這種能長茂密的竹節草是很關鍵的,大家不妨試試這樣養魚又是一種樂趣。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我頭像主頁查看更多養魚養草的一些經驗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非常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