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四大誤區揭露真相:為什么你的魚總是那么難養
有魚友的地方丨就有亞峰水族
很多朋友在選擇養寵物的時候,首先的是水族寵物。因為水族寵物不像貓狗那樣粘人需要天天陪伴鏟屎散步等等。只要給它們一個穩定的環境就可以了。恩~如果你這么想的話就錯啦。飼養寵物中,養魚是最難的,如果你沒有實操經驗是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才能把魚養好的。無論是什么品種的寵物魚,也都需要魚主們有正確的飼養方法。今天跟大家分享下為什么咱家里的觀賞魚怎么就那么難養,怎么就是活不久呢?四大誤區,揭露真相。
誤區一:水質好壞不重要呀
觀賞魚的飼養中水質的好壞是關鍵,可是卻被好多魚主輕視。
我們平時給魚寶們換的水可以從好多方面得到呀,像自來水,河水,井水,湖水等。只要是清潔無污染的,曬過之后都是可以養魚的。為了方便起見呢,我們的魚主大多選用自來水,清潔衛生近乎中性,比較適宜飼養寵物魚。
誤區二:日復一日堅持吃一種飼料
如果說水質對于觀賞魚來說是關鍵的話,那么飼料可以說是觀賞魚的一大學問。很多魚主都是貪圖方便,用一種飼料來喂養,但飼料的靈活搭配喂養對觀賞魚的健康是有促進作用的。
觀賞魚的餌料種類很多,分為天然餌料和人工餌料。
天然餌料包括活餌和一些冷凍或干燥制品,活餌是最好的食物和營養來源。但是活餌不易長期保存,夾帶寄生蟲和細菌,如果長期使用一種活餌,也會造成魚體的營養不均衡,導致生病或死亡。
人工餌料就是我們平時可以購買到的顆粒飼料等,帶有增色增艷或者豐富營養功效。
誤區三:缸里的魚多了它們才不會孤單無聊啊
好多魚主都貪心的在小小的缸里擠了數十幾條的魚寶,使本來就不是很強的過濾系統更加不堪負荷,導致經常是新魚進缸,舊魚死去或是新魚一入缸沒兩天就犧牲了。
從觀賞的角度來看,缸內如果放養得少,就顯得空蕩;如果放養太得多,又顯得擁擠。對魚的飼養密度的定義在:小型觀賞魚每噸水可以飼養1公斤魚
當然,這些數字只是參考啦,實踐起來的話還要看水溫的高低、魚體的強弱和水質的好壞來決定哦~
誤區四:花花綠綠搭配才好
很多友友為了達到想要的視覺效果,忽略掉了不同魚種本來的習性,把它們都混養在同一個缸里,可是不同品種的觀賞魚是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對水的深度也有不同要求和適應范圍的。
比如斑馬魚喜歡在上層水域活動,虎皮魚喜歡在中層水域活動,紅綠燈魚、喜歡在水底層活動。
如果在選擇魚種混養時,要注意選擇喜歡在不同水域層次的魚來混養,這樣可以更好的利用水中的空間,同時益于觀賞。
各位魚主,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問題在哪里啊,解決呀!精心呵護才能長久陪伴呢~
小主們在飼養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議或意見歡迎來私呦~愛你們的小編每天都在默默的等著你呀!
-THE END-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