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身價百萬級別的觀賞魚品種,現在白菜價甩賣,暴跌到百元級別
金魚的王者吧
點擊上方藍字,魚友交流,分享打卡!
中國有句膾炙人口的俗語:“一白遮百丑”,白色作為最純潔無瑕的顏色,更是備受珍視。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白化魚因其獨特的外觀和稀有性,在市場上被炒作為天價,成為收藏家們競相追逐的珍品。
不過和金魚的逐級淘汰機制不同,熱帶魚一旦被突破了技術門檻,就很容易因大量繁殖造成價格暴跌(類似文玩中的核桃),有魚友爆料近期白化觀賞魚的市場波動情況。ps:歡迎投稿交流,文末可添加編輯微信入養魚群!
先說說什么是觀賞魚的白化
白化()也被稱為白變種或白化體,是一個泛指的術語,用于描述那些因基因變異而缺乏正常色素的動物或植物。
在觀賞魚領域,這類個體通常被稱為“白子”,它們最顯著的特征是魚體底色呈現為透明狀的雪白色,全身不帶絲毫黑色素,使它們在水中顯得尤為獨特。一些白子魚的眼睛會呈現紅色,這也是它們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通俗來說,白子觀賞魚的身體呈現為白色或無色,并以其紅眼為顯著特征,例如金魚中的玉兔品種就是典型的代表。
除了魚類,白化現象(或稱為白子)也出現在兩棲類、爬蟲類以及鳥類中。這些生物由于缺乏黑色素,使得它們的體色變得異常,通常呈現為淡黃或白色。白化使得它們更容易受到陽光的灼傷和天敵的捕食,因此在自然環境中,白化生物是極為罕見的。以爬蟲類為例,如蛇或龜的白化個體,它們的體色通常偏向淡黃色,與正常體色的同類形成鮮明對比。
白子魚曾經屢創天價
在觀賞魚領域,白化和白子現象尤為引人關注,過去一度成為魚友圈中的收藏珍品。有報道記錄在2016年,有一對臺灣業者展示的白子魟魚(上圖),全身呈漂亮的鵝黃色,眼睛為紅色,業內人士當時的估價是1500萬臺幣(折合約300萬人民幣)。下圖這條皇宮賽級赤瞳雪玉·白化班扎爾黃尾龍,當年也拍出百萬元的天價。
近期白子系觀賞魚價格出現斷崖式暴跌
最近有業者在網上發言指出,試問21世紀從天價跌落到谷底,最夸張的觀賞魚是什么品種?
答案無疑是白子系,從龍魚的白子系到魟魚的白子系,再到龜類的白子系,從以前所謂的百萬級別跌到現在的百元級別,跌幅夸張到連爹媽都不認識了。
視頻來自DY@紅蝎子
業者表示到現在都無法想象,那時候最高價幾十萬上百萬買了這些魚的人,現在看手中持有的魚是什么感覺了。
比如說某老板手里的白子系列,現在連種魚都在賣了,雖然他當時還是在理智的價格進的魚。但是沒想到,從幾千一只的小魚,跌到現在幾百塊,來得這么的快。
現在的大環境不好,時時刻刻都在考驗著水族泡沫到底堅不堅硬,也在考驗著從業者資金的回籠,能不能扛得住價格。還是說只能隨波逐流,被迫把好魚和差魚做成一個飼養方式,一個售賣價格,低價傾銷還走不出量?
圍觀網友評價
圍觀魚友@暴躁的獅子表示,水虎界的顏值天花板夢幻品種黃金布蘭提,現在也是白菜價了,以前苗子5000左右成魚都是W開頭,今年突然間市場出現了大量的黃金布蘭提結果直接變成幾百塊一條了。
另一位魚友@五子登科表示,原因就在于現在繁殖的業者多了,價格也就便宜了,只要能大量繁殖的,就沒哪個動物會是天價。
還有魚友@螢火之光表示,熱帶魚不像金魚,本身沒有太多技術含量,拿當地餐桌上的食物,搬到國內當觀賞魚,真是夠可笑的。
魚友們你怎么看?你們有玩過從天價跌落神壇的觀賞魚種嗎?歡迎留言討論。
《蘭壽體型圖鑒》+《泰獅體型圖鑒》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