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多肉相對于其他植物來說,病蟲害是非常少的,但也不是沒有,沒有病蟲害的植物反而不自然。蟲子與植物共同生長是正常的,遇見時大家也不必驚慌,只要處理方法對了就沒關系。不過對于討厭蟲子的花友來說,除蟲的確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

多肉植物中最常見的蟲害有介殼蟲、蚜蟲、小黑飛、毛毛蟲、蝸牛等。除毛毛蟲外,其他幾種都可通過增加通風來預防,這也是露天養殖的多肉較少見到介殼蟲與小黑飛的原因之一。防止蟲的最好方法就是嚴格做好新購入多肉的初期清理工作。

想消滅一種蟲子就得先了解它們的習性,下面開始一一介紹。

介殼蟲

多肉植物出現最多的蟲害就是它,種類非常多多肉蟲子白色,不過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的白色介殼蟲,常被稱為“白粉介”,喜歡粘在葉背和葉片中心;另一種是根粉介殼蟲,常出現在土壤中,極少爬到土面上來,這也是最難發現且最難根治的一種蟲害。

普通的白色介殼蟲比較好發現,平時觀察多肉時翻一翻葉片就能看到,特別是那些土壤非常干燥的花盆里經常能發現。這種蟲子討厭濕潤的環境,所以喜歡氣候干燥的多肉就成了它們”菜譜“中的頭幾名。那些長期不澆水、土壤非常干燥的陶盆里的多肉是最容易出現的,可以特別關注一下。這種蟲子傳播也比較快,主要靠成蟲爬行傳播,爬行速度比較快,很容易從一株爬到另一株上。發現后要及時將其隔離,不然一個陽臺幾盆甚至幾十盆多肉幾個月后就會全都爬滿。它們以吸取植物液汁為生,由于繁殖速度特別快,爆發較多時會造成枝條凋萎或整株死亡。另外,白色介殼蟲的分泌物還能誘發煤污病,危害極大,發現后要立即處理掉。

多肉蟲子白色_蟲子白色多肉叫什么_多肉白色的蟲

▼白色的介殼蟲▼

不過也不要緊張,少量發生的情況下幾乎是無害的,清除方法也很簡單,使用牙簽或者小鑷子就可直接消滅。因為有蟲卵和幼蟲存在,不一定能清理干凈,這就需要經常檢査,反復消滅。如果發現數量較多,手工清理大過麻煩,就需要使用藥物了。“護花神”是一種便宜而不錯的藥物,可以殺死大部分蟲子,對付這種普通的介売蟲也有特效。只要按照說明書上的比例兌水噴灑即可,注意一定不要過濃,不然會對植物造成傷害。使用時也可分為幾個階段多次噴灑,比如利用澆水的時段一周噴灑一次,一般兩次后就可達到徹底清除的效果。

多肉白色的蟲_多肉蟲子白色_蟲子白色多肉叫什么

▼護花神▼

如果家里有小孩兒或者孕婦,不想使用藥物,也有方法可以清除。將帶有蟲子的多肉拔出來,用水清洗干凈,特別是葉片背面和葉片中心。再用清水完全浸泡5分鐘,再拿出來沖洗,晾干后種上即可。雖然這樣也未必能徹底將蟲子們滅絕,不過能保證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再爆發蟲害了。

TIPS

切忌發現介殼蟲就緊張地胡亂用藥。

根粉介殼蟲

大家一般簡稱為“根粉”或者“根粉介”。這種蟲非常令人頭疼,因為它只出現在土壤里,粘附在根系上,極少或者爆發太厲害才會鉆到土面上來,極不容易被發現。并且會不停地壯大發展直至整個花盆內部全是蟲子,澆水時蟲卵與幼蟲還會順著花盆的出水孔流出,流竄到其他花盆里。可以這樣形容它的傳染速度:如果陽臺有100盆多肉植物,其中一盆染有"根粉"的話,那么一個夏季,這一百盆都難逃厄運。

多肉白色的蟲_蟲子白色多肉叫什么_多肉蟲子白色

▼根粉介殼蟲▼

剛購入多肉時,一定要全部清理檢査,特別是連同植物一同帶回的土壤必須扔掉。如果覺得土壤很好舍不得丟,混入新土后再重新種上幾十盆,又恰好這一盆土壤中帶有“根粉”的蟲卵,那么這幾十盆多肉都將不幸染上“根粉”了。

不過“根粉”的寄生也是分植物的。常見于景天科、番杏科,且最多;百合科(玉露、十二卷等)的則基本見不著,甚至同一盆混栽的多肉植物中,景天科的根部發現大量“根粉”,但玉露卻沒有。難道是因為百合科不好吃?不過也有可能與植物的汁液成分有關,有的植物分泌出毒液和麻痹性的液體,就是為了防止這樣的蟲子啃食。比如“清盛錦”,一般很少發現有蟲子寄生。

蟲子白色多肉叫什么_多肉白色的蟲_多肉蟲子白色

▼紫珍珠 景天科·擬石蓮花屬▼

被“根粉”寄生的多肉生長會變得非常緩慢,甚至不長。這種不長不死的狀態會持續很久,平時多留意也能發現。由于"根粉"的口器帶刺,在吸收根部的營養時會造成許多小傷口,非常容易感染引起腐爛。特別是夏季,此時大部分多肉處于休眠狀態,本身就不生長,很難判斷是否染有“根粉”,許多時候,直到夏季過去多肉死亡后,挖出來才發現根部全是蟲子,為時巳晚。

蟲子白色多肉叫什么_多肉蟲子白色_多肉白色的蟲

▼巴里玉 番杏科·石生花屬▼

滅殺”根粉“的最佳方法還是使用藥物,藥物只能殺死成蟲與幼蟲,不能殺死蟲卵。用藥后不久,蟲卵又孵化成幼蟲,繼續肆虐,要連續使用藥物灌根才能徹底滅殺,蟲卵比蟲子本身更可怕。”根粉“的抗藥性非常強,使用普通藥物幾乎沒有效果,最常見有效的藥物有”蚧必治“、”速撲殺“,但這兩種藥的藥性都非常強,一定要注意兌水比例,不然很容易傷害植物本身。還有一種”拜耳小綠丸“效果也非常好,這是一種埋入土中的藥物,多肉植物吸收后,在體內與水分混合,蟲子吸食根系時會一同吸入藥物并被殺死。

其實也并不一定非使用藥物,人工清理的方法也有,只是相對麻煩一些,下面給出一種比較推薦的方式,不會對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人工清理”根粉“的方法:

1.將染有”根粉“的土壤全部清理掉,可以拿到陽臺暴曬兩個月,然后漚一些肥料,倒入院子的花壇里使用。

2.花盆用鋼絲球刷干凈,并且浸泡于消毒液中,時間沒有限制多肉蟲子白色,越長越好,泡足夠長時間后再沖刷一遍即可再次使用。

3.將染有”根粉“的多肉根系全部修剪掉多肉蟲子白色,并用清水清洗根部,然后泡于高錳酸鉀液中5分鐘。泡好后同花盆一樣,需要再清洗一遍。僅有消毒作用,不具有殺蟲效果,不會對植物造成傷害。

4.將重新清洗好的多肉晾干,換上新的士壤與花盆,放置在通風較好的地方即可。

經過以上程序,基本可以清理掉99%的”根粉“,但也不能保證完全清除。在后期養護中多通風或者直接露養是不錯的選擇,即使有蟲子也會大大減緩它們的活躍度與繁殖速度。雖然”根粉“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蟲子,但只要應對方式正確,都是可預防、可控的,完全不用驚慌。一些對蟲子敏感的花友,見到蟲子后就不知所措了,開始胡亂倒騰。仔細想想,既然發現蟲子了,就先從了解蟲子開始,然后對癥下藥,多經歷幾次,知道處理方法就沒事了。

蚜蟲

蚜蟲非常常見,月季、玫瑰、其草本小綠植經常會出現它們的蹤跡。那么突然之間就集體爆發的大片蚜蟲是從哪里來的?

其實成年蚜蟲是會飛的,有了翅膀就方便多了。而且蚜蟲繁殖速度非常快,這也是為什么將植物帶回家時并沒有蟲害,過一陣突然就出現大片蚜蟲的原因。

常見的蚜蟲是綠色的,還有一種黑色蚜蟲,兩者習性差不多。蚜蟲的破壞能力也很強,因為超強的繁殖能力會在幾天內轉變為蚜蟲大軍,很快就將枝干吸食干枯,破壞莖桿部分,而且可通過成蟲的飛行或者爬行迅速蔓延開。

多肉蟲子白色_蟲子白色多肉叫什么_多肉白色的蟲

▼蚜蟲▼

不過它卻是一種相對較容易對付的蟲子,少量蚜蟲直接用手就可以清理掉。量大時可將多肉拿到水下沖洗,很快便可清理干凈。露養的肉肉在幾場雨后,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就能夠將其驅除。如果實在太多、也可以使用藥物,“護花神”就可以完全將其滅殺。

只要平時加大室內通風或者放置于露天栽培,多確基本都會躲過蚜蟲的禍害。也許是蚜蟲們的"菜譜"太多了,多肉植物根本就排不上號吧!

小黑飛

這種蟲子只會在通風極為不好的情況下出現。蟲子會在土里產卵,幼蟲都不會飛,刨開土壤就能看見大量小蟲子活動著。一般情況下不會傳染。但在有蟲卵的花盆里會越生越多。活動范圍不算大,但是多了特別討厭。

防范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強通風或者直接端到戶外,空氣流通較好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生出小黑飛的。如果不幸中招,需要將花盆內的土壤全部換掉,清洗花盆與根系,換上新土重新種上即可。基本不需要噴藥,如果實在覺得麻煩就噴一點點吧。另外還有一種方法也不錯,用一個小碗裝滿肥皂水,放在與花盆持平的地方,小黑飛會集體飛向碗里自殺,不過這方法不一定哪里都能見效。

毛毛蟲

這個是最難對付、且對多肉危害較大的蟲子。毛毛蟲孵化出來就會鉆到葉片中啃食,開始啃食最嫩的地方,隨著它們慢慢長大,胃口也會變大,吃光一片后又鉆人另一個葉片啃食,爆發較多的時候,能在幾天內將一株半年苗吃光,非常可怕!

毛毛蟲是通過小蝴蝶來傳播的,蝴蝶白天先到院子或者陽臺踩點,晚上再回來將卵粘在葉片上,卵是能用肉眼發現的,可以用小鑷子或者牙簽弄掉。一只蝴蝶一晚上最少可以產下幾十顆卵。在夏末高峰期發現蟲卵并清理后,第二天會在同樣位置附近再次出現。蝴蝶會在各處產卵,蟲卵太多,難免會有遺漏。

蟲子白色多肉叫什么_多肉蟲子白色_多肉白色的蟲

▼產卵的蝴蝶▼

觀察發現,蝴蝶產卵的對象也不是雜亂的,都有一定規律可循。帶有絨毛、較大型且葉片較厚、顏色較深的多肉葉片上是沒有卵的,或者偶爾有幾顆。想薄雪萬年草、塔松、虹之玉、乙女心一類葉片較小的景天科多肉植物是蝴蝶產卵首選,這些葉片較小較薄的多肉很適合剛從卵里孵化出的小毛蟲食用,平時搜尋蟲卵時要重點査看。

多肉蟲子白色_多肉白色的蟲_蟲子白色多肉叫什么

▼毛毛蟲的蟲卵▼

TIPS

當然,蝴蝶產卵的傳播方式也受環境所限,只有在純露養的情況下會出現毛毛蟲,如果在室內,它們就無能為力了。

人工清理蝴蝶卵非常麻煩,漏掉幾只都很正常,也可選擇在后期清理。不過這時多肉植物多半都被啃食了,損失是避免不了的。被啃食的葉片很容易發現,蟲洞、黑色糞便、葉片殘缺等、都是毛毛蟲搞的鬼。

多肉蟲子白色_多肉白色的蟲_蟲子白色多肉叫什么

▼毛毛蟲▼

使用藥物清除也是可以的,不過小毛蟲抗藥能力很強,如果使用”護花神“,需要加大濃度才行。使用藥性較強的"蚧必治"等藥物來滅殺,效果也不錯。不過也只能清除這一批,如果蝴蝶再來產卵,依舊阻止不了毛蟲的爆發。另外,使用藥性較強的藥物時,要做好防護措施,必須有手套,并且遠離食物、蔬菜、餐具等。要特別注意說明書上的兌水濃度,寧可稀一點也不要過濃,不然很容易對多肉本身造成傷害。而且使用藥物后也不要曬太陽,易曬傷,應放在散光或陰涼處幾天后再曬。藥物損傷后植物恢復非常慢,只有等待新的葉片長出來才行。基本上都在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這點請大家切記。與其被藥物傷害還不如讓蟲子多啃幾口,被蟲子啃過的肉肉有時還會出現驚喜,比如從新的生長點長出多頭小苗。

多肉白色的蟲_多肉蟲子白色_蟲子白色多肉叫什么

▼藥物對葉片的損傷▼

多肉白色的蟲_蟲子白色多肉叫什么_多肉蟲子白色

▼噴藥后被曬傷的多肉▼

TIPS

不要看見蟲子就緊張,切忌胡亂用藥。藥物都是有害的,特別是殺蟲劑,很容易對土壤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在藥物方面能少用就盡量少用。

其他害蟲

露天栽培多肉是與大自然直接接觸,蟲害種類相對較多,特別是一樓的院子,如果是頂樓露臺或者陽臺會好很多。其他常見的蟲害也需注意,特別是蝸牛與蛞蝓(沒有殼的蝸牛),這兩種蟲子啃食多肉葉片的速度相當快,可別小瞧蝸牛,這家伙絕對是個吃貨!

病害

多肉植物的病害非常少,平時基本見不著,但是有一種還算普遍,那就是百粉病。這是一種較難治療的病害,即使噴藥也不一定能治好。白粉病也是會傳染的,發現后要立即隔離,可放置在露天環境下暴曬,然后接受雨水的清洗,多肉從病魔手里逃脫能有一半幾率。

多肉蟲子白色_蟲子白色多肉叫什么_多肉白色的蟲

▼白粉病▼

患病的主要因素有幾種:

1.水分過多,土壤過分濕潤,滋生霉菌。

2.過分干燥、隱蔽,長時間不澆水,不見陽光。

3.植物品種的自身原因,某些品種比較容易白粉病。如:火祭、赤鬼城、瓦松等。

可以根據這些情況,采取一些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