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商教育抖音矩陣分析

博商教育商業矩陣體系分析

現在博商體系的這幫人對于博商來說都是可替代的,博商它可以離開任何人。它的體系是這樣搭建的,博商是主公司博商抖音運營,博商的曹院長,他們是負責這整體的搭建,博商底下還有幾家公司,他們經??吹降?,比如說獲客文化、看見文化、錢域文化等等。

他們這幾家公司是干嘛的?寒馬,看哪家公司跑得最好,賽馬制,你這是子公司,然后他第二層獲客文化底下,比如說有4-5個策劃,他們策劃招的是有內容經驗的。比如說在知乎、在微博、在公眾號,擁有過一定成績的這種叫策劃,他們可以2w+底薪+5%的項目提成,這是策劃。

他招聘完策劃之后,每個策劃底下有十幾個編導,也就是咱們講的剪輯,他們叫編導。編導他是給8k—12k的工資,在深圳嘛,然后這個崗位給工資的時候去簽協議書,三個月的時間做到兩個點:

1.10w粉

2.1000個線索

如果做不到這兩個點,剪輯就自動離職,不用賠償。

十幾個剪輯同時跑,配一個很強的人事團隊,這個人事同時是招剪輯和策劃的,每個公司底下都這樣,四五個策劃團隊,然后每個策劃底下跑十幾個操盤手,這種叫做編導。

然后他們博商去干嘛,博商去外部找牛逼的IP,比如找一個IP、兩個IP、三個IP,像鄭翔洲、王岑等,他們找—堆lP,然后把這些IP丟到這個賽馬體系里面。

這個賽馬第一層賽馬是子公司賽馬博商抖音運營,第二層賽馬是策劃賽馬,第三層賽馬是內部的操盤手剪輯賽馬,所以他們矩陣體系非常非常牛逼,成功率也非常高。

然后他們從這些IP里面抽出有質量的IP丟到獲客文化公司,各個團隊策劃去搶人,先搶到哪個IP做哪個,搶到不行的IP就變不了現。然后他們去整體策劃去做,我覺得效率非常之高,優質的、能變現的IP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可以做到離開博商這家公司,他們沒有能變現的IP就不行這種效果,所以他們不用擔心人走。

那么多公司賽馬,他的三層塞馬把那個模式做到極致,但他成本比較高,—旦運營起來......比如說咱們這家公司運營起來,他一個策劃團隊策劃的話可能底薪就要2w+前端的提成,不過他們只拿前端提成,我們這個體系是把后端提成一起給,他們是拿前端199 70%,這也合理,他們只拿這個錢。

然后他們優化師這個是另外的體系了,他們整個博商是第一找IP、第二是負責會銷。會場會銷,把199升單成了一個線下課,博商的老師來做會銷,在這套體系里面,博商把后端做的足夠重,所以老師離不開他們,他的操盤手也離不開他們,就算別人離開了他可以做到標準化、流程化博商抖音運營,可以讓他們可替代。

甚至博商還會階段性的砍掉老人,來去招新的人過來,來讓整個體系保持活力和低成本運行,所以我覺得這樣的打法還是挺牛逼的。

然后他們剪輯是8k-12k的底薪,是拿這個70%的199的分成,我覺得合理。相應,你看他流量賣的就是199,他流量做得越好199賣得就越好。

后端升單是博商來負責的,他們策劃也不拿升單利潤,他們只拿199的5%的分潤,整個項目組199 5%的分潤+2w的底薪。這他們整體的分潤模式。

他這個體系里面其實成本是特別高的,就是很大的壁壘,一個策劃團隊可能是2w月薪。

比如說我們一個項目跑三個月就是6w的策劃月薪,然后他的運營可能至少要10個,3個月就是30w,所以他這個運營成本是很高的,而且IP起來是有概率的,這老師不掙錢。

比如他們做的鐘彩民,做了100多萬粉絲不掙錢,所以這種還是比較頭疼的,但做王岑還是比較掙錢。鄭翔洲去年掙了1.6個億,所以做他們的團隊也比較香。

但是他整個這個成本做一個IP可能要有40萬去跑,所以他是一個金錢驅動化的一個體系。還有他們不收IP的錢的,其實會有一個隱性問題,有的IP就不愿意配合,比如說鐘彩民他就不愿意去上課。

博商的整個體系我覺得還是值得我們借鑒。我們阿米巴體系需要直營體系的不沖,參哥已經把博商操盤手挖過來了,很牛逼,因為他—聽到我們這個體系的分潤都懵逼了,他們策劃原來最高一個月才掙十幾萬,少的時候一個月就兩三萬、三四萬。

所以他們隨便能做上百萬的粉絲,能帶團隊這個能力。在我們這個體系里面,一個月幾十萬隨隨便便的。

我感覺博商體系就是典型的卸磨殺驢。然后體系搭起來之后,不斷地賽馬,不斷地淘汰,他們淘汰率應該很高,成了的就成,不成的就淘汰,不過他們也付成本,對于他們而言先把成本付了,不過那個高收益就不能在分出去了。

因為大家剛開始都是有風險的,你來上班是沒風險的,所以他們分潤給的也不是很高,我覺得還挺靠譜的。

而且他們整體來講我覺得更穩定,比我們這種體系更穩定,這是他們的好處。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